技術文獻
雙熒光素酶報告基因實驗原理具體如下:
雙熒光素酶報告基因實驗原理是利用雙熒光素酶作為熒光素酶的標記來研究基因表達與調控的機制。雙熒光素酶報告基因實驗是一種基因表達定量分析技術,通過將雙熒光素酶Luciferase作為報告基因插入到需要研究的靶基因啟動子區域或轉錄后區域,使其與靶基因協同表達。
當熒光素基質(Luciferin)被添加時,雙熒光素酶催化熒光素基質的氧化反應產生可檢測的光信號,從而定量地測定報告基因的活性水平。先需要將雙熒光素酶編碼序列克隆到適當的表達載體中,然后將其導入目標細胞中,使其與靶基因表達協同進行。
接著將熒光素基質添加到細胞中,通過檢測產生的光信號來定量測定報告基因的表達水平。該技術具有高靈敏度、精/準度高、重復性好、操作簡便等優點,熒光素酶報告基因檢測是以熒光素,可以用于研究基因表達調控機制、篩選藥物和檢測細胞信號通路等。
雙熒光素酶報告基因實驗(Dual-Luciferase Reporter Assay)是一種常用的分子生物學技術,用于研究基因表達調控、信號轉導通路以及藥物篩選。該實驗利用了兩個不同的熒光素酶報告基因:螢火蟲熒光素酶(Firefly Luciferase,通常作為實驗報告基因)和海腎熒光素酶(Renilla Luciferase,通常作為內參報告基因)。這兩種熒光素酶具有不同的發光底物和發光光譜,可以在同一實驗中獨立測量其活性。實驗的基本原理如下:
實驗步驟和原理
構建報告基因載體:
將感興趣的啟動子或調控元件克隆到螢火蟲熒光素酶基因(luc)上游,構建成實驗報告基因載體。
將海腎熒光素酶基因(hRluc)構建到另一個載體中,通常與一個恒定表達的啟動子(如SV40)連接,用作內參報告基因。
細胞轉染:
將上述兩個載體共同轉染入細胞中。實驗報告基因的表達水平將受到研究的啟動子或調控元件的影響,而內參報告基因的表達水平相對恒定,用于校正轉染效率和細胞活性。
細胞培養:
在特定條件下培養轉染細胞,使其表達熒光素酶基因。
裂解細胞:
收集并裂解細胞,釋放熒光素酶。
測定熒光素酶活性:
先,加入螢火蟲熒光素酶的底物(如熒光素),測定發光強度。螢火蟲熒光素酶催化底物發生化學反應,發出綠色熒光,強度與螢火蟲熒光素酶的活性成正比。
然后,加入海腎熒光素酶的底物(如共elenterazine),測定發光強度。海腎熒光素酶催化底物發出藍色熒光,強度與海腎熒光素酶的活性成正比。
通過加入特定底物分別測定螢火蟲熒光素酶和海腎熒光素酶的發光強度。
數據分析:
計算螢火蟲熒光素酶活性和海腎熒光素酶活性的比值(通常是螢火蟲熒光素酶活性除以海腎熒光素酶活性)。這種比值可以校正轉染效率和細胞數目差異,得到更為準確的實驗結果。
優點和應用
優點:
靈敏度高:可以檢測到低水平的基因表達。
精/確性高:雙報告基因系統能夠有效校正實驗誤差,提高數據的可靠性。
廣泛應用:適用于研究基因表達調控、信號通路、藥物篩選等多個域。
應用:
基因啟動子活性研究:研究特定啟動子在不同條件下的活性變化。
信號轉導通路研究:分析信號分子對報告基因表達的影響。
藥物篩選:評估藥物對目標基因表達的調控作用。
原創作者:上海遠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請輸入要搜索的關鍵詞
上海遠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細胞凍存液,氨芐青霉素溶液,人白介素ELISA試劑盒,大鼠ELISA試劑盒,小鼠ELISA試劑盒,顯色試劑盒,新生牛血清,標準胎牛血清,牛血清白蛋白溶液,小鼠血漿,雞紅細胞,透明質酸酶溶液,微生物培養基,胰蛋白酶儲存液,兩性霉素B溶液,LB冷凍緩沖液,ABTS試劑,磷酸酶抑制劑,EB緩沖液,熒光染色試劑盒,肥大細胞染色液,人源基因質粒,胡蔓藤堿乙標準品,番茄紅素標準品,Pd-C-II標準品,知母皂苷E標準品,穿刺培養基,puc19質粒,CPD抗凝劑,熒光抗體稀釋液
地址:上海市嘉定區曹安公路5588號 電話:021-58999639 傳真:021-58999639 技術支持:阿儀網 總訪問量:7705914